西方有人可能會說,人類的多樣性并不是那么重要,它不足以讓所有種群都存活下來。不,人類的多樣性是關乎思想、創新和歷史。簡而言之,“非物質層面”的東西很重要。
可別搞錯了。如果每個地方都是多樣化的,那么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存在真正的多樣化。差異性使得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區別開來。
亞洲文化的差異性存在于何處?事實上,它就在于亞洲人民保持理智、維護其家庭價值觀。
倘若沒有亞洲的參與,西方再也無法解決其環境、人口和經濟問題。
亞洲文化的差異性是什么?它是漢語、波斯語、阿拉伯語、朝鮮語、日語和其他一些印度語。這些語言中的任何一種都可以被推廣至國際舞臺。不過,將其聚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創新未來。這是因為新的世界秩序將以一種新的語言為世人所知曉,一種對亞洲詞匯有深刻認知的語言大雜燴。
亞洲文化的差異性是什么?它是對西方霸權的否定,是對“天下”、對“天地兩級”、對保持東西方之間“平衡”的肯定。
來看看差異性準則吧:西方有一句話叫“分而治之”。分歧變為人類的力量,團結成為人類的武器。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和而不同的世界,如何才能完成這樣一項艱巨的任務呢?
各種不同的文化如何在促進共同利益的同時調合彼此之間的差異?堅持不懈地朝著這個方向邁進,我們終會達成目標。要創造一個全球化的未來,我們有方方面面的問題需要商討,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全球化的未來一定是越來越“非西方”的,一定不是那種妄圖消滅一切虛無、無孔不入的西方多樣化威脅吞噬所有文化和民族的狂熱。
因此,東方必須擯棄激進的西方意識形態,轉而采用更加和平的亞洲方式,即從我們相互之間的差異性中汲取力量,實現全面共存、交流碰撞和統一。
(本文作者為德國作家和文化評論家索斯滕·帕特貝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