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今年以來,外資機構進入中國的積極性持續加大,機構來得多,資金來得也多。
劉國強介紹,兩年來,國際形勢變化和疫情帶來的沖擊并沒有打亂中國金融開放的節奏,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先后宣布并推動了50多條具體開放措施。
一是大幅放寬外資金融機構準入。徹底取消了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大幅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范圍,降低資產規模、經營年限以及股東資質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已有多家外資機構控股境內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多家全球性資產管理機構有意設立外資全資的基金管理公司、設立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參與設立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同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取得了積極進展。“外資機構從金融的角度進入中國的積極性是加大的,并不是撤離的趨勢。”劉國強說。
二是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放寬境外機構投資者本外幣匯出比例限制,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允許外資機構開展銀行間市場債券承銷和評級業務,給予外資機構非金融債務融資工具A類主承銷商資格,債券市場的境外發行和投資主體不斷擴大,會計、稅收、交易等配套制度不斷完善。啟動了滬倫通,A股平穩納入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指數系列,納入MSCI因子提高到20%。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摩根大通旗艦指數,吸引了更多增量配置資金。
三是取消企業征信評級、信用評級、支付清算等領域的準入限制,給予外資國民待遇。美國運通、萬事達卡的境內機構已獲批在中國境內開展銀行卡清算業務,標普、惠譽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獨資公司已獲準開展信用評級業務。
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呈現良好勢頭。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達12.7萬億元,同比增長36.7%,占本外幣跨境收付比重的45%,人民幣連續8年成為中國第二大跨境收支貨幣。一季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人民幣外匯儲備份額超過2%,比2016年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DR)時增長了將近1倍。此外,人民幣的計價貨幣功能也取得了新進展。5月份,中國寶武與全球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實現了首次人民幣跨境結算。
談及金融開放下一步舉措,劉國強表示,一是確保各項已經宣布的開放措施落地,完善相應政策制度,促進有序銜接;二是推動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實現制度性、系統性開放,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三是在擴大金融業開放的同時,更加注重風險防控,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完善風險防控體系,結合中國國情,并參考國際上的最佳實踐,完善監管標準、會計準則等制度和安排,使監管能力和開放水平相適應;四是維護完善現有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更加主動參與國際經濟治理,形成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