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格局進入百年之變局,國際秩序進入歷史重塑期。在這一歷史特殊時期,全球面臨大國沖突、秩序失序和全球氣候變暖等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大挑戰和風險。歷史發展進程顯示,在世界格局變局和秩序調整期,大國發揮著重大甚至是決定性作用,他們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負有重大責任。在當下世界百年之變局中,大國必須承擔起與其地位、權利相匹配的責任和義務。
第一,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歷史也表明,在格局變化和秩序調整期,大國特別是守成大國和崛起大國間矛盾和利益沖突會大幅上升,往往會導致大國間的沖突和戰爭,一戰和二戰都是這種矛盾和利益沖突帶來的結果。當前,歷史又來到了一個關鍵點上,但崛起國與守成國的對抗邏輯發生了逆轉。作為崛起國,中國表現出積極融入世界、維護現有國際秩序、捍衛多邊主義之態。而作為守成國,美國卻表現出孤立主義、拋棄現有秩序、奉行單邊主義之勢。為了維護其霸主地位,美國不惜挑起與中國的對抗,并裹挾其他國家加入其中,這給世界帶來了分裂、對抗和沖突風險。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此不無擔憂地表示,“世界承受不起這樣一個未來: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以某種巨大的裂痕把世界分成兩半。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避免一場新冷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明確指出,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的道路,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范圍,無意跟任何國家打冷戰熱戰,堅持以對話彌合分歧,以談判化解爭端。作為全球大國,中美理應擔當維護全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大責任,而決不能將一國之私利凌駕于全世界根本福祉之上,否則它就失去大國的道德、信譽與良知。
第二,維護國際秩序與多邊主義。在各國追求利益最大化條件下,只有建立各國普遍接受和遵守的行為規范即國際秩序,才能維持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維護共同利益。二戰后,《聯合國憲章》的確立和聯合國的成立,標志著當代國際秩序的形成。這一國際秩序雖然并不完美,但總體維護了全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今后隨著格局的變化和時代的發展應與時俱進的改革完善。然而,美國政府奉行“美國優先”政策,連續退出了一系列國際政治、安全、外交、經貿、社會、文化條約、協議及其國際組織,創造了自二戰以來的退約狂潮,對現有國際秩序和多邊主義造成嚴重傷害,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憂。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聯大說,“聯合國的基礎正在被侵蝕,遭到那些甚至身為其創建者的國家的痛擊”。德國總理默克爾則表示,聯合國經常“達不到理想狀態,因為個別成員國的利益一再阻止規則系統發揮應有的作用”。維護國際秩序和多邊主義,就是要維護《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在國際關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這是維護全世界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堅持走多邊主義路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第三,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世界的正常運轉需要公共產品,無論是從國家能力、條件看,還是從國家的地位、權利與責任、義務的平衡角度看,大國都應承擔為世界提供公共產品的責任和義務。在世界格局快速變化中,國際上有人擔心,隨著美國擔負供給重要國際公共產品的能力和意愿下降,中國也不會承擔這種責任和義務,世界會陷入領導力空缺、危機四起的險境,從而掉進“金德爾伯格陷阱”。但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國開始展現大國擔當,為世界提供越來越多的公共產品。中國足額繳納聯合國預算會費和各項攤款,建立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中國提出并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國持續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欠發達國家的發展援助,多次減免其債務;中國在全球抗擊埃博拉、SARS等人類流行病中做出重大貢獻,在這次抗擊新冠疫情中,中國宣布新冠疫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向全世界提供,并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在這次聯大發言中,習近平主席宣布了到2060年前中國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是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貢獻,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
習近平主席指出,“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中國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這是中國對成為世界大國的莊嚴承諾!
(作者: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鄒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