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稀缺的進口商品,現在正在成為居民家中的“老朋友”。點點滴滴里的進口生活之變,是中國邁向全面小康社會的幸福“注腳”,也是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代表的平臺帶來的新風尚。隨著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博會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從今日起,我們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合作推出“我的進口生活”系列報道以及新媒體產品,講述進口商品“小故事”背后的“大變化”。
新西蘭牛奶、法國牛肉、西班牙火腿、日本醬油……中國居民餐桌上的“新面孔”越來越多。開放政策的支持,貿易便利化措施的不斷完善,“進博效應”持續呈現,“舌尖上”的變化,講述著中國新開放故事。
11月6日,參觀者在一家俄羅斯企業展臺品嘗試吃食品。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進博會上,“網紅產品”——來自新西蘭的紐仕蘭鮮奶新鮮上架。從新西蘭牧場到中國超市,它們剛剛經歷了一段跨越南北半球的奇妙旅程,耗時僅約72小時。
“72小時從牧場到餐桌”的速度讓保質期僅有15天的紐仕蘭鮮奶在中國收獲了一大批粉絲。在上海海關部門與長寧區政府的共同推動下,試點企業進口的特定產品實施差異化分類管理,大大加快了通關速度。
“以前通關需要8天,上貨架的時候鮮奶的保質期都已經過了一半。”新西蘭紐仕蘭乳業亞太區首席執行官盛文灝說,貿易便利化改革后,紐仕蘭鮮奶進口量從原先每周的3000瓶擴大到30000瓶,尤其是進博會以后,最高每周銷量達到80000瓶,是貿易便利化之前的26倍,是進博會之前的2倍多。
紐仕蘭分享到的,不僅是中國優化營商環境、貿易便利化的紅利,還有以進博會為“跳板”進入中國廣袤經濟腹地的機遇。
盛文灝說,通過進博會的平臺,現在,紐仕蘭的產品銷售到了黑龍江漠河、寧夏平羅等地,“這是我們以前不敢想象的”。
今年,紐仕蘭早早簽約第三屆進博會,并將參展面積擴大一倍,持續加碼對中國市場的投入。盛文灝說,這一次,紐仕蘭將推出為所有的采購商提供C2M(用戶直連制造)的柔性定制新模式,還將首發基于3F安全奶標準的牛奶,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能夠不出國門買遍全球。
11月7日,在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一位參觀者用手掌與來自澳大利亞的皇帝蟹“比大小”。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美食從源頭走上餐桌,不僅“跑”起了更快的速度,還讓顧客有了更豐富的選擇。位于上海普陀區的麥德龍商場里,不少居民正在挑選前兩屆進口博覽會上的“明星展品”法國夏洛萊牛肉。
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今年麥德龍將連續第三屆以參展商、采購商及展會食材供應商的“三重身份”參與進博會。
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介紹,作為兩屆進口博覽會上的“明星展品”,法國夏洛萊牛肉不僅成了麥德龍超市里的“爆款”,還帶動今年上半年麥德龍進口牛肉類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28%。“為了能更好適應中國消費者的習慣,我們還推出了可以涮火鍋的法國牛肉片以及適合中式烹飪的牛肉粒。”
康德說,麥德龍將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攜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品“試水”中國市場,“明星展品”植物肉還“搶鮮”在部分麥德龍超市里銷售。
“中國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非常具有遠見,也非常務實。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恢復正常,展示出中國的活力和穩健,經過特殊的一年,我們對中國市場更有信心了。”康德說,疫情下,麥德龍中國市場的銷售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預計將在2023年完成35家商場的升級計劃。
承接進博會的紅利,長三角地區具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
第三屆進博會即將召開,這幾天,百思福食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里一片忙碌景象,很快,企業的“拳頭產品”日本大字醬油將亮相進口博覽會,印有“熊本熊”可愛形象的醬油已經整裝待發。
在公司營業二部部長陳良看來,中國的開放正在給這家有150多年歷史的日本企業帶來更多機遇。“我們不僅連續三屆參加進口博覽會,還積極參加在長三角地區舉行的中國(淮安)國際食品博覽會,通過這些展會上的第一手反饋,我們注意到,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對醬油的口味有不同的偏好,比如蘇北地區的口味相對上海對甜味的偏好更低,這樣的觀察也幫助我們及時調整產品配方以及市場計劃,更好適應中國市場。”
據介紹,作為第三屆進博會江蘇交易團重點配套活動之一,第四屆中國(淮安)國際食品博覽會招商招展路演近日在上海舉行,瞄準的就是進博會上的全球企業,希望吸引更多的世界知名食品企業前來挖掘長三角地區的機遇。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進口博覽會展覽部副總經理周伶彥介紹,第三屆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將啟用三個展館,已吸引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家企業參展,其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近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