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燃氣灶、電動打茶機……52歲的白瑪吉操持家務30多年,從未像現在這般輕松自得:“搬遷前,吃水比較困難,燒的是牛糞餅,酥油茶靠雙手攪,煮茶做飯可沒有現在這樣方便。”
2019年12月,白瑪吉一家7口從西藏那曲市雙湖縣極高海拔地區搬遷來到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生態搬遷安置點,與一起南遷的4000多名藏北牧民在新家園開啟了新生活。
“從平均海拔4800多米的藏北草原來到海拔3600米的雅江河谷,溫潤的氣候、便利的交通、完善的水電設施,這些都讓我們感到了幸福。”白瑪吉的丈夫布郭說:“可我們除了放牧,其他也不會,新生活怎么繼續心里一點底都沒有。”
為了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山南市成立了幸福家園建設管理局,那曲市成立了森布日搬遷點臨時黨委和指揮部,共同解決搬遷群眾的后顧之憂,帶領大家共同建設幸福家園。
“讓群眾搬遷后就業有崗位、增收有渠道是我們的目標任務。”幸福家園建設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藍湖濱介紹,通過進一步加大群眾就業技能培訓,在遷出地從事牧業生產就業、遷入地產業就業、勞務轉移就業、服務業就業等多種途徑,搬遷群眾由搬遷前年人均就業收入不足萬元,2020年增加到1.2萬元,2021年增加到1.3萬元,實現了持續穩定增收。“搬遷后,我加入了合作組織,兒子是安置點的保潔員,兒媳在家門口的廠子上班,我們都有活干、有錢賺,去年家里收入達到了10萬元,過上了小康生活。”布郭樂呵呵地說。
不僅是布郭一家,搬遷后大家都在靠著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生活。藍湖濱介紹,目前,搬遷點矮化蘋果、現代牧場、藏雞養殖、皮革毛紡廠等一系列產業配套項目已初具規模,為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今年還會有26000多名搬遷群眾陸續到來,我們有信心通過發展產業、服務業吸納就業等多種方式讓群眾實現增收。”藍湖濱表示。
易地扶貧搬遷為貧困群眾搬來了幸福新生活。西藏的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藏北高海拔牧區、藏東橫斷山區等自然條件差、遠離城區的地方,易地扶貧搬遷成為擺脫貧困的合理選擇。據了解,2016年以來,西藏加大以扶貧脫貧為目標的易地搬遷力度,截至2020年,在海拔較低、適宜生產生活的地區建成了964個易地扶貧搬遷區(點),26.6萬人自愿搬遷。全區產業扶貧資金的5%用于安置點產業發展,確保了每個搬遷戶至少“一戶一人”就業,實現了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經濟日報記者 賀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