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由湖南農業大學牽頭,武陵山片區、羅霄山片區和湘贛邊區域的湖南、江西、湖北、貴州、重慶等5省市1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發起的“武陵山、羅霄山和湘贛邊區鄉村振興科教聯盟”(以下簡稱“‘兩山一區’科教聯盟”)在長沙成立。
按照計劃,它將成為40至50家上規模、覆蓋“政產學研金”領域的大型聯盟,并打造3至5個國家重點幫扶地區鄉村振興示范樣本、組建8至10支全產業鏈科教服務團隊,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更好的科教資源支持。
“聯合”才有力量:將形成40至50家上規模的大型聯盟
“向陽而生永遠砥礪前行,科教賦能唱響鄉村振興……”8月8日,伴隨一曲《在山鄉巨變里銘刻身影》,“武陵山、羅霄山和湘贛邊區鄉村振興科教聯盟”正式“奏響”開篇樂章。
成立“兩山一區”科教聯盟,旨在進一步整合片區涉農高校、科研院所科教力量,打造國家重點幫扶地區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以科技賦能為主線,該聯盟成立后,將以《武陵山、羅霄山和湘贛邊區鄉村振興科教聯盟2022—2023工作計劃》(以下簡稱《工作計劃》)為基本遵循,打出“組合拳”,合力謀發展。
廣泛吸納優質、新興力量。聯盟將面向區域內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龍頭企業和金融機構,精選吸收一批聯盟成員單位,形成40至50家上規模、覆蓋“政產學研金”領域的大型聯盟,并積極打造好“院士論壇”“產業高峰論壇”等科技交流平臺。
打造3至5個國家重點幫扶地區鄉村振興示范樣本,支撐發展8至10個特色優勢產業;重點建好2至3個產業創新研究院,組建8至10支跨區域、跨單位、跨學科的全產業鏈科教服務團隊;面向成員單位設立專項研究和智庫項目15至20項……對于如何推動區域產業新發展、成果轉化應用,聯盟的《工作計劃》勾勒出一張藍圖。
“如果說過去是一個團隊或一個大學‘單打獨斗’,那么現在有了‘農業科教軍團’,聯盟的集體資源更加豐富,將使我們具備更強大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仲華表示,組建聯盟的5個省市,均為我國茶產業的主導產區,建立共同聯系后,能確保茶葉生產端、加工端、營銷端、品牌端實現集聚資源,更好地助力茶產業發展。
“人才”才是核心:區域內近30個涉農高校、科研機構大有可為
在“兩山一區”科教聯盟區域內,共有湖南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江西農業大學、貴州省農業科學院等近30個涉農高校、科研機構,這背后蘊含著大量的優質科教資源與人才資源。
“我們深切感受到,發展鄉村振興特別需要優質后備人才!”在“兩山一區”科教聯盟理事長、湖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弘看來,面向鄉村振興主戰場,面向田間地頭的實際需要,培養“下得去、用得著、留得住”的實用性人才、應用型人才,將是聯盟發展的重點任務。
根據《工作計劃》,“兩山一區”科教聯盟成立后,將協同培養知農愛農實用人才,廣泛開展“十四五”國家規劃教材與國家教學改革項目合作研究,聯合打造大學生創新實驗競賽、暑期夏令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等活動。此外,還將組織中青年教師赴聯盟單位研修、訪學,鼓勵教師跨校鍛煉、碩士跨校(院所)深造、博士研究生跨校(院所)就業等。
“這為我們廣大年輕科技工作者的未來發展給出了具體方向,更讓我堅定了拓寬眼界、深耕一線的決心。”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博士牛麗表示,形成聯盟之力后,必將給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學習交流、提升自身的機會,培養出更多“懂農業、愛農民、愛農村”的新型科研人才。
陳弘介紹,下一步,聯盟各成員單位將積極開展人才培養,精準對接現實農業發展需要,及時修訂培養方案,并大力加強實踐教育的環節,做到“學有所用,教育所需”。“我們將匯聚多方資源,加大合作聯動,引導后備人才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把能力轉變為成果,讓鄉村振興發展擁有更優質的精英力量。”(記者 周倜 通訊員 庹煉 郭慧)
(周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