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張頤佳 攝影 彭永禮
【名片】
檀木嶺村地處長沙市開福區沙坪街道中部,總面積9.5平方公里,有21個村民小組、956戶村民,共3088人。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關懷下,檀木嶺村真抓實干、砥礪奮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民生事業持續繁榮,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鎮”“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省級兒童之家示范村”“省級農家書屋”等等榮譽稱號。
【正文】
從長沙市開福區政府驅車向北約25分鐘,就可抵達沙坪街道檀木嶺村部。黨委書記周科亮帶記者走進精巧雅致的“村史陳列館”,一塊塊金字招牌十分耀眼。近年來,檀木嶺以黨建為基礎,以淳樸風尚為魂,以經濟發展為要,先后獲得了市級、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是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黨建引領 建設精神富有的幸福鄉村
在沙坪人眼中,檀木嶺是一個“新村”,是2016年4月機構改革后原成功村和自安村合并而成,因境內有一著名地名——檀木嶺,故以此冠名。
新村、新班子當然要有新氣象。通過選舉,年富力強的周科亮被選出擔任村黨委書記,村支兩委成員也是大家認可的黨員能手和致富帶頭人。村黨委班子團結一心以黨建為引領,以黨委帶動黨員,黨員帶動群眾,共同建設幸福美麗富饒的檀木嶺新村。
為夯實基層組織,每月,村里黨員均按黨小組參加理論學習,并結合禁燃、禁燒、門前“三包”及移風易俗等工作,與各位黨員簽訂了承諾書、責任狀,每一位黨員成為一個小片區的“責任人”。
走進檀木嶺,白墻黛瓦木窗的徽派建筑比比皆是、煞是好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標語圖畫生動的呈現在房屋、圍墻立面,干凈的柏油路四通八達。
黨委副書記李銀鑫說,近年來,村里不光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部還成立“黨群議事會”“紅白理事會”,帶領村民“移風易俗”。并制定了村規民約,在全村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的新風尚。標準化農家書屋、兒童之家、居家養老和村民健身廣場等陸續建好,也多樣化豐富了村民的生活。
“今年,我們投資90余萬元,對村里的公共服務中心進行了修繕,群眾辦事愈加便捷;本村合落塘組、新屋組、則家沖組方便百余戶300余人的路燈亮化建設項目;檀木嶺村單咀上與漢回村相連村級道路和成功橋組成功林場森林防火重要消防通道路的道路硬化項目,解決百余戶200余村民的出行困難。”周科亮說,在“365天不打烊”的辦事服務基礎上,村里還培養了“全崗通”工作能手,便民服務“24小時全在線”,對殘疾群眾、困難群眾“幫代辦”服務,使村民切身感受到村公共服務的溫暖便捷。
鄉風文明吹暖人心。近年來,本土創業致富企業家湖南中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立仁、優秀保潔員李國良、退休老干屈先強、誠信個體經營戶彭曉艷等“鄉賢”“好媳婦”“好婆婆”群體也在檀木嶺紛紛涌現。
發展為要 努力實現物資富裕的美好生活
翻開檀木嶺的村史,從1984年開始,檀木嶺從事農業勞動人口比例就開始逐年下降,許多“躍農門”的先行者成為檀木嶺多樣化發展的先鋒。
2016年兩村合并后,村集體經濟如何發展壯大?成為村支兩委思量的“頭等大事”。按照歷史原因和地形劃分,2019年,檀木嶺村分別成立了成功集體經濟合作社和自安集體經濟合作社并完成確權,分別轄面積7239.7畝和4853畝,按照集體股權配股,成功村共確認集體經濟組織1791人,合作社共有4898股,自安村共有3776股,成員1288人。
為盤活資源,經濟合作社以土地流轉、房屋租賃、林場租賃等多種方式增加集體收入。2017年,頂勝水務有限公司就流轉了成功村土地128畝,用來種植具有清潔水環境功能的微生物水草。公司負責人陶光勝說,下一步我們還打算流轉222畝,打造350畝示范基地,不僅可以修復農村生活污水,還可與村集體一起打造魚草共生體系試驗區,共同致富。
中國(長沙)沖鋒號沙灘車越野基地也是村集體山林流轉的成功典型,現場負責人王青說:“檀木嶺離城區近,交通便利,沙灘越野也逐漸成為年輕人喜歡的戶外項目。2020年我們成功流轉了15畝林地打造了這個沙灘越野基地,除受疫情階段性影響外,年收入實現了逐年遞增。”
據了解,除800余萬的征地安置補償款無經營性資產外,2022年檀木嶺村成功實現20.67萬的經營性資產收入。
除土地流轉外,村里還辦起了一批湘繡進出口、農產品加工、餐飲休閑、設備加工等大大小小146家工廠、企業、個體經營戶,其中湖南中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湖南泰德乾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湖南久遠消防設備有限公司、雙嬌食品等企業家喻戶曉。
2008年,檀木嶺村的人均收入是1.28萬,2015年人均達到2.68萬,去年這一數字達到了3.28萬元,老百姓的荷包日益豐盈,日子越過愈好。
(張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