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2月15日電,美國《國會山報》14日刊文稱,美國缺失真實仇恨犯罪數據,可謂是蒙著眼睛打擊仇恨犯罪。沒有精準和真實的數據,容易讓仇恨犯罪的施暴者肆無忌憚,讓受害者求訴無門。
據報道,上個月美國再發生種族歧視導致的仇恨犯罪案件。當地時間1月11日,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布盧明頓,一輛公共汽車到站要開門時,車上56歲的乘客比莉·R·戴維斯(Billie R. Davis)用刀對一名18歲的印第安納大學亞裔學生的頭部刺了好幾下。戴維斯明確表示,她的襲擊是出于種族動機。因為這樣“就少了一個要毀掉我們國家的人”。
“本周,布魯明頓大學被悲傷地提醒,反亞裔仇恨是真實存在的,會對個人和我們的社區產生痛苦的影響。”印第安納大學負責多元化、平等和多元文化事務的副校長詹姆斯·溫布什在一份聲明中說,“任何人都不應因其背景、種族或文化而受到騷擾或暴力。”
美聯社指出,近年來,亞裔美國人越來越多地成為出于種族動機的騷擾或攻擊的目標,尤其在新冠大流行開始之后。
文章指出,2022年底,美國再次見證殘忍的襲擊。當地時間12月14日,1名年過六旬的猶太裔老翁在中央公園散步時,被一名白人男子雅格布楚(Perin Jacobchuk)無端從身后襲擊,并因此手臂骨折且牙齒破碎。該男子一邊襲擊一邊高喊反猶言論。
文章認為仇恨犯罪是指一個人因其受到保護的、不可改變的身份特征而成為攻擊目標的犯罪,仇恨犯罪造成了獨特而廣泛的傷害。他們不僅向受害者個人,而且向與受害者身份特征相同的群體發出了恐懼、恐嚇和排斥的信息。
文章指出,為了有效打擊仇恨犯罪,美國必須通過數據表明這一問題的范圍和嚴重性。根據1990年的《仇恨犯罪統計法》,美國司法部長必須收集全國范圍內仇恨犯罪的數據,并發布年度報告。
然而,文章表示,直至目前,上述案件有可能根本沒有被統計在美國聯邦政府收集的數據中。究其原因,文章的觀點是因為許多警察部門并未向美國聯邦調查局報告仇恨犯罪數據。
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去年12月發布了最新的2021年仇恨犯罪數據報告。文章認為此份數據存在著驚人的差距,比美國過去幾十年來所見證的差距更大更廣泛。文章總結稱,報告數據的機構數量急劇減少了22%,已經成為20年來的最低的報告機構數量。
北美猶太人聯合會(Jewish Federations of North America)指出,除了參與報告的機構數量急劇減少之外,美國一些人口最多的城市,包括紐約市和洛杉磯,也沒有參與,“幾乎整個佛羅里達州或加利福尼亞州的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參與。
作者認為2021年數據的缺乏令人十分擔憂,因為數據的缺失將導致對全美逐年數據和趨勢得出有意義的結論變得極其困難。然而,即使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仇恨犯罪報告中缺少主要機構的數據,2021年也報告了7262起仇恨犯罪事件,這一數字是十年來的第三高。這表明,如果報告的司法管轄區更多,聯邦調查局的報告可能會顯示創紀錄的數字。
文章指出,雖然FBI的年度報告從來都不完美或完全完整,但幾十年來,它反映了仇恨犯罪的趨勢。作為美國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負責國家事務的副總裁,作者認為如果不能全面地了解仇恨犯罪的數量,那么全美各地普遍存在的仇恨暴力問題將愈演愈烈。
作者表示,準確的報告也發出了一個信息,即仇恨犯罪被認真對待,并有機制支持那些被攻擊的人,特別是那些處于邊緣化社區的人。美國主要州和城市基本上未報告仇恨犯罪數據的作為是不可原諒的,因為從本質上看,不公開數據便是抹殺了美國全國邊緣社區的生活經驗。
作者認為,鑒于仇恨犯罪愈演愈烈,因而對數據的需求更為迫切。作者呼吁執法機構必須立即重新承諾報告。而且,鑒于2021年的巨大差距和較低的參與率,作者建議美國強制要求那些接受政府資金的州和地方執法機構參與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仇恨犯罪數據收集工作,以更全面地了解這一威脅。
文章的最后,作者指出,美國的邊緣社區越來越容易受到仇恨和極端主義的影響,特別是在白人至上主義面前,因此,清晰明了的數據是重中之重。
(編譯:王曄 編輯: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