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贛縣區昔日“紅色沙漠”成為生態綠洲。贛縣區水土保持中心 供圖
中新網贛州4月6日電 (朱瑩)“以前村里有2000多座崩崗,一下雨,土層流失形成泥石流,村民們苦不堪言。如今,崩崗沙洲變成了綠洲良田,變化太大了!”在贛縣區白鷺鄉小路農場,臍橙樹漫山遍野,枝頭的花香撲面而至。6日,農場主人謝小路對當地發生的變化感慨頗深。
由于特殊的自然條件及歷史原因,贛州是我國南方崩崗侵蝕最嚴重的地市之一,曾被國內外專家稱為“紅色沙漠”,紅色大地“傷痕”累累。崩崗分布廣泛,侵蝕危害嚴重,是贛州生態的短板和弱項,也是該市水土流失治理的難點和重點。
圖為贛縣區昔日“紅色沙漠”成為生態綠洲。贛縣區水土保持中心 供圖
“崩崗作為一種最嚴重的水土流失類型,危害巨大,是治理‘頑疾’。”贛縣區水土保持中心主任邱欣珍告訴記者,贛縣區白鷺鄉、田村鎮交匯處的“金鉤形崩崗群”,是我國南方崩崗侵蝕最為劇烈、集中連片、崩崗成群區域之一,崩崗群連片面積達7平方公里。
在贛縣區金鉤形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保留了部分崩崗區域,記者看到,一塊塊山體支離破碎、千溝萬壑,密度高、溝谷深,如同“地質瘡疤”橫亙在青山間。
而在示范園對面的白鷺鄉小路農場,條條平整的綠色條帶在溝壑縱橫的山地里鋪展綿延,梯帶上種著一排排臍橙樹,坡面上是成片的青草,每隔一段距離,導水溝四縱八達。“目之所及的每一棵樹,幾乎都是治理崩崗后人工種植的。”邱欣珍說。
昔日“地質瘡疤”緣何成為生態綠洲?據了解,近年來,贛州市運用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項目,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崩崗問題,采用“生態修復型、生態開發型、生態旅游型”三種方式推進崩崗治理,探索了一套優環境、富農民、美農村的成功經驗。
圖為贛縣區金鉤形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的崩崗區域。 朱瑩 攝
曾經飽受崩崗侵害的瑞金市永紅村也成了山村林果開發基地,山頂植被郁郁蔥蔥,山腰梯田上一棵棵果樹林立,山腳下魚塘與山水相映,山林間一條條竹節溝、沉沙池沉積著水土流失帶來的泥沙。這種“山頂戴帽、山腰系帶、山腳穿靴”的水土保持措施,為贛州市乃至全國提供了水土保持的“贛州智慧”。
記者從贛州市水土保持中心了解到,“十三五”以來,該市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238平方公里,治理崩崗4900余座,其中2022年新增治理崩崗1600座。
如今,“紅色沙漠”經過系列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一躍成為“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優質的生態資源、健康的山水生態、濃厚的水保文化,在共同描繪著美麗贛州綠色發展的生動圖景。
“今年我們將從加快體制機制建設、強化信息科技賦能、推進治理模式創新等多方面入手,奮力打造全國水土保持先行示范區‘贛州樣板’,讓贛州‘綠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金山銀山’的成色更足。”贛州市水土保持中心主任黃菊蘭說道。(完)
(朱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