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賣登上熱搜的985碩士,現在——
閃送員陳師傅成了高校陳老師
還記得一年前因找工作不順利而送外賣火遍網絡的985碩士畢業生陳濤嗎?他自述,2011年從四川大學哲學系碩士畢業,曾做過五六年的文化記者,在《中國新聞周刊》和《南方周末》工作過。離開媒體后,他嘗試過公關、新媒體等工作。和朋友創業失敗后,他在北京當起了外賣員。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獲悉,他現在找到了新工作,在西安一所民辦高校當新聞學老師。他告訴記者:“我當時除了送外賣還有別的選擇,我的初衷是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看到外賣小哥的生活。”不過陳濤也打趣地說:“不要低估了我這個外賣小哥,也許過不了幾天就成了你的老師!”
送外賣的名校碩士走紅一年后 入職一民辦高校成為新聞學老師
還記得去年微博熱搜“985碩士畢業生送外賣”的新聞當事人陳濤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陳濤不久前入職了西安的一所民辦高校,成為新聞學老師。最近,他收到了一位粉絲的留言:“關注著,關注著,你變成我老師了!”原來這位粉絲是陳濤所在學校里的學生。這讓陳濤感到很神奇,感覺像網絡照進了現實。
2023年3月26日,經歷了多次求職失敗的陳濤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條自述視頻并配文:“我攤牌了,我外賣小哥,四川大學哲學碩士,前《南方周末》資深記者,做過互聯網、公關等,失業超過半年……”這條視頻發布后,一時間引來了無數網友的關注和留言,“38歲985碩士畢業生送外賣”也登上了微博熱搜,陳濤就這樣意外走紅了。
距離陳濤發布當外賣員的視頻已滿一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和他聊起了過去的經歷。陳濤稱,去年上了熱搜后,有不少MCN機構找過他,希望他趁著這波流量把自己的賬號運營起來,但都被陳濤拒絕了。他告訴記者:“我怕被流量、被商業裹挾,與其讓我做不情愿的事,不如干脆不賺這份錢。”
也有不少朋友、曾經的同事,甚至是網友給他介紹工作,人數多達上千人,這讓陳濤非常感動。他說:“很多人建議我進高校當老師,還有很多網友讓我抓住流量運營賬號;我之前的領導,甚至之前沒有過多交集的同事也特意打電話來關心我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給了我很多實在的建議。”
也有網友建議陳濤當保安、賣房子或者做金融銷售,還有人讓他賣飛機、賣內褲,更有甚者建議他給武術教練當秘書。他笑著說:“太離譜了,各種亂七八糟的想法,只要你能想到的,都有。”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陳濤嘗試了很多工作。他首先從北京回到了成都,正式結束了北漂生活。去年7月,他以編導的身份前往西藏,參與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片的拍攝。“我一共去了兩趟,夏天在那邊待了20天,冬天又去待了一周,上到了海拔5000米的無人區,我還高反了。”他說。
去年年底,陳濤又嘗試了新的工作,在成都擺地攤賣水果,在社交平臺上,還能找到他邊賣水果邊講《道德經》的視頻。不過,他這次擺攤也只持續了半個月。此外,他還持續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哲學知識、生活感悟、職業觀察等視頻。
今年1月上旬,陳濤快70歲的母親生病了,他又在醫院照看了半個月。今年初,陳濤應聘了西安一所民辦高校的新聞學老師,并在不久前順利入職,目前處于試用期階段。在這一年的折騰中,他直言自己總共賺了不到十萬元,大部分都已經花掉了,“目前基本上沒有存款,現在有了全職工作,希望能重新慢慢開始。”
直言當初送外賣不是唯一選擇 以后還會送,享受勞動的滿足感
“我送外賣絕對是有選擇的,我肯定不止那一條路。我當時也不想寫公關稿,挺享受做一些輕體力的勞動,也是對自己精神和身體的調節。”陳濤的“走紅”,離不開他送外賣的經歷,他表示,由于“985碩士畢業生”和“外賣員”兩個身份的反差,才讓他一時間能收獲那么多的關注。他告訴記者:“但我知道有的外賣小哥可能沒有太多選擇,所以我更愿意讓大家看到這些外賣小哥遇到的困境。”
送外賣之前的半年內,陳濤處在找工作的狀態中,便有了當外賣員的想法:“當時正趕上疫情剛解封,外賣員少,單價高,送外賣挺劃算的。”2022年12月到2023年3月,他一直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做著外賣員的工作。
回憶起這段經歷,他直言自己并不算努力,“我一般晚上才出來接單,別的小哥都跑了200塊了,我才剛開始。外賣小哥一天的標準是賺夠300塊,我曾經嘗試了一次,用了12個小時才達標;一單最多也就掙到40多塊錢,跑了10公里。”這三個月靠著送外賣,陳濤賺了近萬元,但每個月的租車費就達到了700元。
送外賣的過程中,陳濤遇到了很多難忘的事情。他看到一位喝醉酒的大哥沒有打到車,就把這位大哥送回了家。“大哥覺得我挺實誠的,非要給我錢,我也沒收,就說順路,反正只有兩公里。過完年,他還請我吃了燒烤,也算是交了一個朋友。”后來,陳濤在網上搜索了這位大哥的信息,發現他是一個上過央視的演員,也算是意外的收獲。元旦當天,陳濤收到了一個客戶送的20元紅包和一瓶可樂,祝福他新年快樂。
談到以后是否會繼續送外賣的事情,陳濤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有可能會堅持送吧,要看自己的心情,夏天的時候還可能會擺攤賣冰粉。我很喜歡騎行,覺得騎電瓶車挺舒服,也正好看看這個城市,而且送外賣能帶來即時的滿足感和獲得感。”
會把自己的案例講給學生聽 想把經歷和網友故事寫成書
“淡人”成為2024年一種新社交人設。何為“淡人”?任憑風吹雨打,我自安之若素,全身散發著一種淡泊感和松弛感。陳濤自稱“淡人”,他的老家在四川成都簡陽,2011年從四川大學碩士畢業,放棄了帶編制的工作選擇北漂。
他不僅在《中國新聞周刊》《南方周末》等傳統媒體工作過,還到公關公司做新媒體、在互聯網公司做內容運營。后來又和朋友自主創業,但業績不好,很難維持,就再次找工作。陳濤坦言,這些年來,掙多少錢用多少錢,中間還虧了一些錢。
談及過去十幾年的經歷,陳濤表示并不后悔,更多的是釋然。相較于平淡無奇的生活,他向往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如今,在嘗試了多種工作后,39歲的他終于獲得了一份較為穩定的工作。他說:“我現在已經來了學校兩周了,還沒有教學生,要經過培訓和聽課,已經聽了5位新聞學專業老師的課了。”
陳濤表示,自己可能從下學期開始授課,想教新聞采訪與寫作、新媒體運營與實踐等課程。他也想過為學生講自己的案例,不過他會通過不同的角度來講解,“其他新聞學老師都是講自己參與過的報道,但我站到了新聞的中心,壓力還是蠻大的,會涉及新聞倫理問題。其實我會去對比每一家媒體或者自媒體對我的報道,他們的角度是怎么做的,我覺得也挺有意思。”
陳濤透露,他有出書的計劃,目前已經完成了10%,主要是非虛構寫作。他說:“我打算寫兩本書,每本10多萬字。一本書介紹我畢業后的工作和走紅后的經歷;另一本書是基于網友們和我分享的故事,我會選取一些有意思、有價值的網友,然后采訪他們,再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
陳濤快40歲了,還沒成家,但他覺得只要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就行。雖然在西安工作,但他會定期回家,好好照顧年邁的母親。
閆春旭 趙翊彤
(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