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6日電 (焦磊)核對單據、開箱查驗、登記、抽樣送檢……在隴南華龍恒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蘭州海關所屬天水海關關員正認真查驗一批即將出口的核桃仁。
“今年以來,我和電商團隊的小伙伴們分外忙碌,在多個共建 ‘一帶一路’國家考察市場、簽訂訂單。”近日,甘肅某跨境電商公司負責人分享了喜訊。這家以隴南市成縣核桃仁加工為主的企業從去年至今實現了跨境電商海外倉注冊登記、首單發車、貿易額幾何倍數增長的“三大跨越”,今年該公司出口額已達1200多萬元。
這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商新業態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數字經濟時代,跨境電商作為數字貿易的一種新業態新模式,正在成為加快外貿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2.38萬億元,增長15.6%,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逐步提升。
在數智化技術不斷向各產業滲透的當下,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業態正在成為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重要內容。
知識密集型服務,是指以知識和技術為主體創造附加值的服務,具有勞動投入素質優、附加值高、創新性強等特征,也可稱為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隨著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熱點,數字貿易正不斷引領國際貿易向新趨勢發展,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7月4日,商務部發布數據,今年1至5月,我國服務貿易繼續快速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30219.6億元,同比增長16%。服務貿易逆差5828.4億元。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1898.9億元,增長6%,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數字貿易正在成為我國重組要素資源、優化外貿結構、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力量。大力發展數字貿易,對于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意義重大。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
在相關政策的積極推動下,今年以來,我國電子商務在促進消費恢復向好、推動數實融合、拓展國際經貿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商務領域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深入實施《數字商務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多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季度,我國跨境電商占出口比重提升至7.8%,拉動出口增長超1個百分點。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意見》提出的積極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以促進外貿結構優化、規模穩定,是穩外貿的積極舉措。我國出口的良好表現,既有賴于外需保持韌性,也依托于強大的競爭力。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10萬家,跨境電商產業園超過690個,跨境電商銷售網絡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跨境電商的貿易伙伴已經覆蓋全球,是全球跨境電商生態鏈最為完善的國家之一。
近年來,我國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不斷融合,在消費領域,網絡游戲、網絡文學、在線教育等新型消費業態與應用場景不斷出現,激發了數字貿易的發展潛力。
2023年,自主研發網絡游戲的海外市場銷售收入達到163.66億美元;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超40億元,海外活躍用戶總數近2億人……此外,云展會、云辦公等方面技術和產品廣泛應用,云外包、平臺分包等生產新模式不斷發展,我國“云端經濟”生態逐步形成,數字貿易應用場景日益豐富。
此外,服務外包作為服務貿易的一種重要方式,也保持了持續穩定的增長態勢,對服務貿易的整體增長作出了貢獻。今年1—5月,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9767.2億元人民幣(幣種下同),執行額65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7%和19.2%。從業務結構看,信息技術研發服務、維修維護服務和設計服務業務增長較快。
業內專家表示,我國積極搶抓發展機遇,不斷加快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推動數字服務貿易持續增長,為外貿發展注入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