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jié),衡陽縣44.5萬早稻迎來成熟收獲期,當?shù)剞r村全面開啟一年中最繁忙的“雙搶”模式。7月16日,距“插完晚稻過‘八一’”還有半個月時間,筆者來到衡陽縣,從種糧大戶田間的人歡“機鳴”中,實地感受當?shù)剞r民搶抓農時忙“雙搶”呈現(xiàn)出的新氣象。
烈日下,衡陽縣石市鎮(zhèn)石獅村的農田里,當?shù)胤N糧大戶曾康請來的農機手駕駛的農機打破了田野的寂靜,搶收早稻、翻耕稻田、搶種晚稻等“雙搶”作業(yè)有序鋪開,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打好基礎。
衡陽縣石市鎮(zhèn)石獅村長塘組,一臺收割機正在金黃的稻田里進行收割作業(yè)。鐘仲華 攝
在長塘組,筆者見到,兩臺收割機正在金黃的稻田里進行收割作業(yè),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金色的稻浪被卷入機械中,切碎的秸稈從收割機尾部攪碎排出,大粒飽滿的稻谷盡收囊中。20分鐘過后,兩丘2畝大小的早稻田便收割完畢。隨后,兩臺收割機停靠在機耕道旁,把飽滿的谷粒“嘩啦啦”地倒進停在路邊等候的貨車里,再繼續(xù)收割其他金燦燦的稻田。
衡陽縣石市鎮(zhèn)石獅村長塘組,一臺收割機將飽滿的谷粒悉數(shù)倒進等候在路邊的貨車里。鐘仲華 攝
在與長塘組相鄰的師左組,筆者見到,兩臺高速插秧機分別在平整后的兩丘水田里來回穿梭,站在插秧機上的工友,正忙著將一盤盤軟盤秧苗“喂”入輸送帶。在一丘3畝見方的水田里,隨著農機手周俊駕駛著插秧機轟隆隆地向前跑,田里水波涌動,8行綠油油的秧苗均勻栽插入田。45分鐘不到,原本空曠的水田里,全部插滿了嫩綠的晚稻秧苗。插秧機“轉場”瞬間,周俊抽空和筆者說了一句話:“要是在以前,插好咯丘田,至少夠我們2個人忙一天半。”
衡陽縣石市鎮(zhèn)石獅村師左組,兩臺高速插秧機分別在平整后的兩丘水田里進行晚稻插秧作業(yè)。鐘仲華 攝
今年剛滿30歲的曾康,2015年辭掉月收入逾萬元的廚師工作,回到家鄉(xiāng)跟隨父親一起種田,2017年注冊成立“湖南省熙園春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并擔任理事長。如今,曾康已承租流轉土地800余畝,主要種植水稻。
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扶持下,曾康這些年陸陸續(xù)續(xù)購買了3臺高速插秧機、1臺拋秧機、3臺收割機、3臺旋耕機等農機。曾康坦言:“如果沒有這些農機,大戶種雙季稻根本搞不下來——人工搞“雙搶”一是費用太高,大戶承擔不起;二是效率太低,季節(jié)等不起。”今年“雙搶”尚未開始時,曾康發(fā)現(xiàn)之前買的3臺插秧機,有2臺已經用壞了,便毫不猶豫買了4臺新的回來。“新插秧機單價在12萬元左右,各級補貼之后,我只花了8萬多元。”說到這里,曾康的臉上洋溢著喜悅。
在湖南省熙園春農機專業(y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忙著給插秧機上裝秧苗。鐘仲華 攝
農機成為曾康“雙搶”作業(yè)“主力軍”。為不誤農時,不負農田,7月9日開鐮收割以來,曾康便采取邊收邊種的方法,每天合理安排各種農機投入“雙搶”,對已收割的稻田馬上進行翻耕,用水浸泡一天后就開始機插。截至7月16日,曾康的“主力軍”已完成收割700余畝,機插500余畝。“插完自己的晚稻,在‘八一’之前,我的‘主力軍’還可幫助其他農戶進行‘雙搶’作業(yè)5天以上。”曾康信心滿滿地說。
衡陽市副市長、衡陽縣委書記曾建華介紹,目前,全縣共有1200余臺收割機、600余臺輪式拖拉機及履帶式旋耕機、700余臺插秧機奮戰(zhàn)在“雙搶”一線,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3.91%。截至7月19日,全縣早稻收割已逾八成,晚稻栽插已逾六成,預計7月底前將全面完成“雙搶”作業(yè)。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鄒碩/王勤 鄒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