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負責人在2024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上表示,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穩步下降,預計2024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將降至14.1%左右,較2004年的21.3%大幅下降7.2個百分點。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是助力生產、促進消費、暢通雙循環、參與國際競爭的現代服務體系。通常各國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來衡量經濟運行中投入的物流費用水平。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能有效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助推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物流降本增效,物流運行效率和質量得到提升。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總體保持下降態勢。2023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已由2012年的18%,降至14.4%。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流通體制,加快發展物聯網,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2024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開發布《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明確深化物流領域重大體制機制改革、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等5方面重點任務,對于指導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截至目前,A級物流企業超過1萬家,在航運、航空、鐵路、快遞、供應鏈等領域涌現出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和優秀企業家群體。經營主體基本完成從提供傳統的運輸、倉儲服務向現代物流轉型,正在加快向供應鏈服務升級,通過調整產業組織方式,補齊生產性服務短板,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科技賦能促進物流創新發展。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網絡貨運、數字倉庫、無接觸配送等“互聯網+”高效物流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自動分揀系統、無人倉、無人碼頭、無人配送車、物流機器人、智能快件箱等技術裝備加快應用。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表示,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關鍵在于通過調整生產組織方式,以降低供應鏈全鏈條成本。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做好供給端和需求端兩篇大文章。優化區域產業布局,培育發展物流樞紐經濟;進一步擴大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制造業服務化;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智能化,構建集采購、生產、銷售和回收為一體的供應鏈服務體系。進一步深化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推動公路貨運市場治理和改革,因地制宜推進“公轉鐵”“公轉水”“散改集”“水水中轉”,以價格為導向推動運輸結構調整。
當前,我國正處于從“物流大國”向“物流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在數字技術助力下,數字供應鏈正在開啟新一輪創新變革。相信隨著政策“組合拳”加快落地,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將迎來更大空間,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